2017年河南省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重点考点试题及答案(1)

2017年01月12日 15:09:05
来源:www.kuke99.com
浏览量:1415

2014年河南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理论考试高频考点试题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选对得1分,选错、多选或不选得0分。
1.下列关于遗传、环境、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作用表述错误的是(  )
A.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有重要影响
B.遗传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C.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D.社会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
2.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
A.生产力
B.科学技术
C.文化
D.政治经济制度
3. 有的班主任将德育工作总结概括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这是德育过程的哪一条规律的体现?(  )
A.学生在知、情、意、行诸方面统一发展的规律
B.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
D.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的规律
4.身体的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的发展,这符合个体身心发展的哪一条规律?(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不平衡性
5.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6.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是(  )
A.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
B.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思想指导
C.学习辅导、人际辅导和择业指导
D.生活辅导、择业指导和情感指导
7.陶冶包括(  )
A.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
B.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审美教育
C.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和榜样感化
D.人格感化、艺术陶冶和情境陶冶
8.研究表明.要获得最佳的记忆效果,学习程度需达到(  )
A.50%
B.100%
C.150%
D.200%
9.认为教师要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良好品德的是(  )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荀子
10.教师在职业活动中要处理好各种各样的关系,其中最核心的关系是(  )
A.师生关系
B.同事关系
C.师长关系
D.师教关系

 

 

 

11.我国义务教育可分为(  )
A.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两个阶段
B.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
C.初级中等教育和高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
D.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三个阶段
12.教育法规的评价作用一是指教育法规具有客观性;二是指教育法规具有 (  )
A.真实性
B.主观性
C.判断性
D.有效性
13.听课不是目的,(  )才是听课的根本所在。
A.教育行政和教学业务部门检查
B.对教师做定性评价
C.以听课为手段来进行教学评价、教学研究
D.观察教学行为
14.教案按形式可分为(  )
A.详细教案和简要教案
B.条目式教案和表格式教案
C.具体教案和抽象教案
D.试验型教案和理论型教案
15.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综合状态称为(  )
A.课堂气氛
B.课堂纪律
C.群体规范
D.课堂人际关系
16.采用班级最早的雏形是在(  )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石室学堂
D.天津北洋学堂
17.下列关于教与学的说法中更准确的是(  )
A.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B.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C.教与学是相互作用的
D.是师生相互联系的活动
18.“跳一跳,摘桃子”是讲教学目标的设计要(  )
A.内容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
B.便于检测
C.系统完整
D.难度适中
19.教学评价是指(  )
A.等同于教学价值
B.评价主体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教学活动整体或局部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C.对教师的教进行的客观的有力的测评并上交有关部门的过程
D.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进行的评价过程并登记入册
20.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
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
B.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D.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2分。选错、多选、少选或不选得0分。
1.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是(  )
A.教学目的和任务
B.课程性质与教材特点
C.学生特点和教师自身的特点
D.教学条件
2.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包括(  )
A.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
B.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C.具有稳定性
D.言行一致
3.职业道德的特征表现在(  )
A.稳定性
B.具体性
C.适用性
D.教育性
4.教育法律规范按照要求人们行为的性质,可以分为(  )
A.任意性规范
B.制裁性规范
C.义务性规范
D.授权性规范
5.备课的内容包括(  )
A.备课程标准
B.备教材
C.备学生
D.备教法
6.编写教案的基本要求有(  )
A.切合实际,坚持“五性”
B.优选教法,精设课型
C.重视“正本”,关注“附件”
D.认真备课,纠正“背课”
7.管理者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手段有(  )
A.信息的传递
B.管理者的控制
C.管理者的激励
D.情感的交流
8.学生管理的基本内容有(  )
A.学籍管理
B.常规管理
C.德育管理
D.学习管理
9.教学目标的设计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有(  )
A.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
B.集体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
C.便于检测
D.难度适中
10.授课不可缺少的因素是(  )
A.组织教学
B.检查复习
C.学习新教材
D.巩固新教材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请将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号,错误的打“×”号。
1.“平行影响”教育思想是指把表扬和批评结合起来。 (  )
2.我国的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
3.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要求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
4.终身教育包括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  )
5.心理学认为,策略学习的最适当方法是开设专门的策略训练课,进行系统的策略训练。 (  )
6.阅读和写作过程都可看作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阅读和写作能力可以用广义的知识的掌握来解释。 (  )
7.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该以不正常学生为主。(  )
8.道德依靠人们的行为习惯、社会舆论及内心信念来发挥调节作用。(  )
9.道德的功能包括认识功能、说教功能和调节功能。(  )
10.职业道德的特征表现在稳定性、具体性、适用性。(  )
1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进步到13.5年。 (  )
12.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教育单行条例。(  )
13.《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称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 (  )
14.集体备课的有效保证是教师素质。(  )
15.综合性提问是指检查学生对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的把握程度的提问。(  )
16.课堂观察的方法有目视法和提问法。其中目视法可分为扫视法、巡视法、注视法和凝视法。 (  )
17.常规管理是学生入校后接受正常的、规范的基本管理工作,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保证。 (  )
18.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杰出团队的显著特征,便是具有共同的愿望和目标。”(  )
19.调查法是班主任深入了解学生的方法。 (  )
20.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服务的。 (  )
21.教学方法一旦形成后,不会随社会的变革而发生变化。 (  )
22.愉快教学法的实质就是让学生变得生动活泼,变“厌学”为“好学”。(  )
23.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孩子的情感。 (  )
24.实践性较强的教材内容、难度较大的内容以及初步概念的引入课。不适宜用尝试教学法。 (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体现在哪些方面?
2.简述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3.简述学习动机的有关理论。
4.影响学生知识应用的因素有哪些?
5.简述教学技能训练的原则有哪些。
6.教学媒体按照物理性质不同可分为哪几类?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丰子恺回忆说,他在求学时,一次李叔同先生上课时发现有一位学生老看闲书,另一个同学则随地吐痰,李先生早已发觉,却未当场批评,而是在下课时轻声说:“某某和某某等一下再走。”在其他同学离开教室后,李先生缓缓地说:“下次上课时你们不要看闲书,也不要随地吐痰。”说完,他微鞠一躬。此后全班同学都为李先生的雍和和“爱人以德”的风范所折服,也改掉了上课时的一些不良习惯。
从上述材料中你领悟到哪些师德风范?
2.某镇一所初中,在正常教学时间组织50名学生参加一家具城开业庆典,让学生们手持鲜花欢迎前来祝贺的来宾。活动结束后,学校把2000元报酬作为福利发放给全校教师。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