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学院2023年专升本农林经济管理考试大纲
专升本自命题考试复习大纲[管理学基础]
1. 考试科目:管理学基础
2. 参考书:《管理学基础(第七版)》单凤儒著,高教出版社,2021年8月
3. 试卷结构:
总分100分,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其中,名词解释20分,选择填空20分,简答题60分。
4. 课程内容:
第一章 管理概述
第一节
重点掌握
一、名词解释
1、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协调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以有效实现目标的社会活动。
2、管理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和子系统,按照管理的整体功能和目标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3、管理职能:是管理者实施管理的功能或程序,即管理者在实施管理中所体现出的具体作用及实施程序或过程,具体包括管理者的基本职责和执行这些职责的程序或过程。
4、管理机制:见参考书《管理学基础》(第七版)P14
5、管理方法:见参考书《管理学基础》(第七版)P17
6、管理者:见参考书《管理学基础》(第七版)P12
二、主要原理:
1、简述管理的属性。见参考书《管理学基础》(第七版)P9
2、简述管理系统及其构成要素。详见参考书《管理学基础》(第七版)P10-11
3、简述管理机制的内涵及构成。详见参考书《管理学基础》(第七版)P14-16,(总结提炼主要内容)
4、组织如何加强对环境的管理?详见参考书《管理学基础》(第七版)P17(总结提炼主要内容)
5、简述管理能力的主要内容。见参考书《管理学基础》(第七版)P21
6、简述管理职能。见参考书《管理学基础》(第七版)P19
第二节 管理思想
重点掌握
主要思想: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管理理论热带丛林、最新理论等。详见参考书《管理学基础》(第七版)P33-46(总结提炼主要内容))
第二章 计划与决策
计划职能概述
重点掌握
一、名词解释
1、计划职能:广义的计划职能是指管理者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的全过程。狭义的计划职能是指管理者事先对未来应采取的行动所作的谋划和安排。
二、主要原理:
1、简述计划职能的重要性。
计划是实施管理活动的依据。计划可以增强管理的预见性、规避风险、减少损失。计划有利于在明确的目标下统一员工思想行动,计划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效率,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2、简述计划职能的程序。
计划职能的程序包括:分析环境、预测未来、制定目标、设计与抉择方案、编制计划、反馈计划执行情况。
单元一环境分析与问题界定能力
重点掌握
一、名词解释
1、企业的一般环境:是企业经营所共同面对的环境,对每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都产生虽然间接然而却是极为重要的影响。对企业经营影响较大的一般环境主要有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政治与法律环境、社会与心理环境等。
2、企业的任务环境:是某一个或某一类企业开展经营活动所直接面临的环境,主要指产业环境。
二、主要原理
1、简述企业内部经营环境分析的基本内容。
主要分析经营的各种营运范畴、企业制度与组织结构、企业的文化因素。在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企业的竞争优势与劣势。
2、简述建立竞争优势的策略。
成本领先策略:即通过先进的技术与管理显著地提高生产效率,大幅度地降低成本,使本企业的成本明显的低于竞争对手,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产品差异化策略:即通过需求调研与产品开发,向市场提供适应顾客需求、具有特殊功能或鲜明特色的优质产品,使得本企业的产品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区别开来,从而形成竞争优势。
专一化策略:即主攻某个特殊的顾客群或某个细分市场,以求在狭窄的市场面构建经营优势。
3、导致企业失败的隐患与劣势有哪些?
企业经营环境情况不明,缺乏清晰的战略,技术落后,没有优势的产品结构与品牌,营销乏力,不能有效地占领市场。
另外还有组织结构与管理机制僵化,管理观念与管理方式落后、企业缺乏创新力等。
单元二���创新与决策( 详见参考书《管理学基础》(第七版)P65-85(总结提炼主要内容)
重点掌握
一、名词解释
发散型思维、收束型思维、决策。
二、主要原理
1、简述管理的创造技法。
2、简述决策类型、程序及方法。
单元三���计划制定
一、名词解释
1、目标及目标体系:是体现某种目的要求的具有数量或质量特征的具体化形式。目标是组织及其成员所有行为的出发点与归宿,在组织管理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主要原理
1、简述制定目标的原则及依据。
制定目标至少应遵守以下四个原则:明确性原则,先进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定量化原则。
依据:⑴从本组织的宗旨出发,结合组织内外部环境。这是制定组织目标的最基本依据。
⑵可根据前一阶段未实现的目标或标准的问题点,以及出现的新问题,来综合确定目标。
⑶根据市场竞争的需要制定目标。
⑷根据上级部门提出的要求、部署或社会的形势要求来制定目标。
⑸根据与国内外先进水平比较的差距制定目标。
2、计划书内容的基本结构。
3、编制计划的要领。
第三章 机构与人员
组织职能概述
重点掌握
一、名词解释
1、组织职能:组织职能是指为有效实现组织目标,建立组织结构、配备人员、使组织协调运行的一系列活动。
二、主要原理
1、简述组织职能的基本内容、主要实务。
内容主要包括设计并建立组织结构,设计并建立职权关系体系、组织制度规范体系与信息沟通模式,以完善并保证组织的有效运行。还包括人员配备与人力资源开发,组织协调与变革等。
主要实务见参考书《管理学基础》(第七版)P101(总结提炼主要内容)
单元一 机构、岗位与制度
重点掌握
一、名词解释
1、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全体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在管理工作中进行分工协作,通过职务、职责、职权及相互关系构成的结构体系。组织结构的本质是成员间的分工协作关系。见参考书《管理学基础》(第七版)P103(总结提炼主要内容)
2、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见参考书《管理学基础》(第七版)P103(总结提炼主要内容)管理幅度:是指一名管理者直接管理的下级人员的数量。管理幅度的大小,实际上反映着上级管理者直接控制和协调的业务活动量的多少;管理层次:是指社会组织内部从最高一级管理组织到最低一级管理组织共有多少个组织等级。管理层次实质上反映的是组织内部纵向分工关系,各个层次将担负不同的管理职能。
3、集权与分权:见参考书《管理学基础》(第七版)P103(总结提炼主要内容)
4、部门划分:部门划分是指把工作和人员组织成若干管理的单元,并组建相应的机构或单位。不同的管理或业务部门是使整个管理系统有机地运转起来的细胞与基础。
5、事业部制:也叫联邦分权制。它是一种分权制的组织形式,是指在公司总部下增设一层独立经营的“事业部”,实行公司统一政策、事业部独立经营的一种体制。
二、主要原理
1、简述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
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主要有组织目标与任务、组织环境、组织的战略及其所处发展阶段、生产条件与技术状况、组织规模、人员结构与素质等。
2、简述部门划分的原则。
即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原则。部门划分必须以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主要包括:
专业化原则:即按专业化分工,将相似职能、产品、业务汇到一个部门中。
满足社会心理需要原则:划分部门也不宜过度专业化,而应按照现代工作设计的原理,使员工的工作实现扩大化、丰富化,尽可能使其满意于自己的工作。
3、简述影响管理幅度设计的主要因素。
影响管理幅度的主要因素包括管理工作性质、管理者自身的能力与素质状况、下级人员素质与职能性质、计划与控制的难度与有效性、信息沟通的难易与效率、组织的空间分布状况、组织的外部环境等。
4、简述组织结构各种形式及其优缺点。见参考书《管理学基础》(第七版)P106-110(总结提炼主要内容)
单元二 选聘、培训与考核
重点掌握
一、主要原理
1、
单元三 考核与奖酬能力
重点掌握
一、名词解释
1、员工考核:员工考核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衡量与评定人员完成岗位职责任务的能力与效果的管理方法。
二、主要原理
1、简述员工选聘步骤。
2、员工培训的方式。
3、员工考核的内容与要求
考核内容见参考书《管理学基础》(第七版)P1128(总结提炼主要内容)
考核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要建立由正确的考核标准、科学的考核方法和公正的考核主体所组成的考核体系,要实行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制度化的考核,要注意考核结果的正确运用。
3、简述人员考核的程序。
人员考核的程序包括:制定考核计划、制定考核标准、设计考核方法、培训考核人员、全面收集信息、分析考核信息、做出综合评价、考核结果的运用。
4、简述人员考核的方法。
实测法:即通过各种形式的实际测量进行考核。
成绩记录法:即将取得的各项成绩记录下来,以最后累计的结果进行评价。
书面考试法:即通过各种书面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适应于对员工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测定。
直观评估法:即根据被考核者的表现,由考核者直接做出评估的方法。这主要是依据对被考核者平时的观察,由考核者凭主观判断进行评价的方法。
情景模拟法:即设计特定情景,考察被考核者现场随机处理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
民主测评法:即由组织的成员集体打分评估的考核方法。一般采用问卷法进行。即由考核者事先设计问卷,按考核的项目设计问题,再由相关知情者以书面或口头的方式回答,最后由考核者进行统计整理的一种方法。
因素评分法:即通过对有关项目分别考核,再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考核方法。其思路为,将考核的有关项目具体分成评定要素,分类排列,并规定每一个项目的分数。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对照标准,分别给个项目打分。最后,将每个项目的分数加总起来。
5、奖酬体系的设计要领。见参考书《管理学基础》(第七版)P133(总结提炼主要内容)
6、简述结构工资制度。见参考书《管理学基础》(第七版)P133(总结提炼主要内容)
第四章 领导职能(上):指挥与激励
领导职能概述
重点掌握
一、名词解释
1、领导。
二、主要原理
1、简述领导的手段。
单元一 指挥
重点掌握
1、指挥:主要包括指示、部署、指导与协调等基本手段。从实际管理过程来看,具体体现为事前准备工作的安排与组织、目标任务的部署与指派、所需资源的分配与落实、实施过程中的指导与激励、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矛盾进行调度与协调等。
2、领导权利 见参考书《管理学基础》(第七版)P150(总结提炼主要内容)
二、主要原理
1、领导权利的来源机制?
2、如何理解权力的运用艺术。见参考书《管理学基础》(第七版)P145-150(总结提炼主要内容)
3、影响指挥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管理者指挥的有效性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权威——是指挥的基础,只有凭借权威,才能进行指挥。而且权威越大,指挥的作用越明显。权威是指挥有效性的首要决定因素。
(2)指挥内容的科学性——有效的指挥,首先应是符合客观规律和实际情况的指挥。只有指挥内容科学、正确,才可以产生好的指挥效果。
(3)指挥形式的适宜性——指挥的有效性,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指挥形式是否适当。如果采取的形式不恰当,正确的指挥也可能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内容正确的指挥,也要靠科学、合理、恰当的形式来实施,才能收到好效果。
(4)指挥对象——指挥要适应指挥对象的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指挥对象所接受,从而使其按照要求自觉服从,以达到指挥的目的。如果指挥不顾及指挥对象的特点,必然遭到他们的抵制,结果是难以收到良好的指挥效果。
(5)环境——指挥的实际效果还受诸如时机、场所、群体氛围、工作性质以及其他主客观条件的影响。
4、简述会议指挥艺术 见参考书《管理学基础》(第七版)P154(总结提炼主要内容)
单元二 激励
重点掌握
一、名词解释
1、激励:原本是指人在外部条件刺激下出现的心理紧张状态。在管理中的激励,是指管理者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刺激被管理者的需求、激发其动机,使其朝向组织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
2、期望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于1964 年系统地提出了期望理论。这一理论通过人们的努力行为与预期奖酬之间的因果关系来研究激励的过程,并认为,人们对某项工作积极性的高低,取决于其对工作能满足其需要的程度及实现可能性大小的评价。
3、公平理论: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1965 年提出来的。这一理论重点研究个人做出的贡献与所得报酬之间的比较及对激励的影响。认为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受其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其相对报酬的影响。这种相对报酬,是指个人付出劳动与所得到的报酬的比较值。
二、主要原理
1、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可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这一理论认为,不同层次的需要可同时并存,但只有低一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较高层次需要才发挥对人行为的推动作用。
如果在同一时期内同时存在的几种需要,那么总有一种需要占主导、支配地位,这种需要被称之为优势需要。人的行为主要是受优势需要所驱使的。
2、简述双因素理论及其对管理实践的启示。见参考书《管理学基础》(第七版)P163-164(总结提炼主要内容)
3、如何理解激励方法与艺术。见参考书《管理学基础》(第七版)P166-172(总结提炼主要内容)
第五章 领导职能(下):沟通与合作
单元一 沟通与传播能力
重点掌握
一、名词解释
1、沟通:沟通是指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将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进行传递与交流的过程。沟通具有目的性、信息传递性和双向交流性等特点。
二、主要原理
1、简述管理沟通的障碍与有效沟通的原则?
障碍:见参考书《管理学基础》(第七版)P180(总结提炼主要内容)
有效沟通的原则主要有:明确沟通的目标、了解沟通对象、增强沟通的针对性、具备科学的思维、管制信息流、选择恰当的沟通渠道与方式方法、讲究语言艺术、及时地运用反馈、社会与心理因素的运用。
2、影响传播者在信息接收者心目中可信度的因素有哪些?
(1)传播者的专业权威性
(2)对该事物的熟悉程度
(3)传播着提供信息的动机
(4)与沟通对象的相互关系
3、简述成功演讲的作用与要领。见参考书《管理学基础》(第七版)P182-183(总结提炼主要内容)
讲演的作用:
演讲的要领:
演讲要适应听众的需求,讲演应有较大的信息量,讲演要有清晰的思路与结构,讲演要富有趣味、生动感人,讲演最终要以讲演的内容——“质”来取胜(以“质”取胜)。
4、工作纵向协调的原则与横向协调的方式?见参考书《管理学基础》(第七版)P187-188(总结提炼主要内容)
5、上下级关系协调的方法与艺术 见参考书《管理学基础》(第七版)P188-190(总结提炼主要内容)
单元二 合作与团队
重点掌握
一、名词解释 P197、P200
1、合作
2、团队
二、主要原理P196-205
1、简述人际交往艺术?
2、如何理解工作中的配合与支持?
3、团队的特征与团队建设的阶段与要领。
第六章 控制职能:监控与评价
控制职能概述
重点掌握
一、名词解释
1、控制:见参考书《管理学基础》(第七版)P211(总结提炼主要内容)
二、主要原理
1、简述控制的作用。P211
控制的作用主要包括:
控制能保证计划目标的实现,这是控制的最根本作用;
控制可以使复杂的组织活动能够协调一致、有序地运作,以增强组织活动的有效性;
控制可以补充与完善期初制定的计划与目标,以有效减轻环境的不确定性对组织活动的影响;
控制可以进行实时纠正,以避免和减少管理失误造成的损失。
单元一 工作监控
重点掌握
主要原理:
1、试分析预先控制、同步控制、反馈控制的概念、监控步骤与方法(要领)。见参考书《管理学基础》(第七版)P212-226(总结提炼主要内容)
预先控制:是建立在能测量资源的属性与特征的信息的基础上的,其纠正行动的核心是调整与配置即将投入的资源,以求影响未来的行动。
同步控制:其信息来源于执行计划的过程,其纠正的对象也正是执行计划的过程。
反馈控制:是建立在表明计划执行最终结果的信息的基础之上的,其所要纠正的不是测定出的各种结果,而是执行计划的下一个过程的资源配置与活动安排。
3、社群控制与市场控制?P226-229
4、大数据控制、全面质量管理与PDCA循环。P230-232
单元二 绩效考核与评价能力
重点掌握
一、名词解释
1、绩效:是指社会组织及其部门与人员的工作成绩、成果与效率、效益。它反映了组织与个人的工作实际达到目标的程度与管理者管理行为的有效程度,是评价组织、个人与管理最核心的指标。
2、目标管理P245
二、主要原理
1、简述绩效评价的作用与类型。
作用:绩效评价的作用主要包括:
有利于全面客观地反映组织与个人的工作状况与成果;
发现工作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总结经验与教训,以利于改进与提高绩效;
评价结果可作为员工奖励与晋升的依据。
类型:P237
2、简述绩效评价与考核的基本内容与程序P237
内容:
绩效评价与考核的基本程序如下:
(1)制定绩效评价计划;
(2)做好考核评价准备;
(3)搜集信息;
(4)衡量与判断;
(5)评价结果的运用
3、简述目标管理的基本特点。
目标管理的基本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以科学的目标体系为中心;第二是实行自我控制;第三是注重成果评价。
4、简述目标管理的基本步骤。
目标管理主要是由目标制定、目标实施和目标成果评价三个阶段形成的一个循环周期。
目标制定:
(1)建立目标体系。按照科学的程序制定组织的总目标,并将组织的总目标分解为各个单位的具体目标。各目标间相互协调,形成完整的目标体系。
(2)建立严格的目标责任制。把以总目标为核心的目标体系中的各分目标分别落实到下属各部门、各单位直至员工个人。
⑶制定对策计划。认真分析实施目标的主客观条件,找出目标展开的问题点,指定系统可行的目标实施的对策计划。
目标实施:
(1)权限下放和自我控制。在目标实施过程中,上级应对下级进行充分授权,使下级拥有完成目标的必要权力。
(2)下级在目标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依靠自己的判断充分行使下放给自己的权力,努力达到目标;另一方面要对照自己的目标检查行动,实现自我控制。
(3)对实施过程的检查与控制。检查一般实行下级自查报告和上级巡视指导
相结合的办法。
成果评价:
目标责任期结束,企业实行上下结合的方式进行成果评价。成果评价一般实行自我评价和上级评价相结合,共同协商确认成果。目标成果评价有三个基本指标:“达到程度”、“复杂困难程度”、“努力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