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医科大学专升本中药学综合考试大纲

2022年01月11日 15:48:22
来源:https://zs.gdmu.edu.cn/
浏览量:2061

  Ⅰ、考试性质

  为遴选专科生中优秀的学生进入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学习,特举办此考试。该考试所包含的内容基本稳定,试题难易适中,具有较强识别、区分学生对该课程掌握程度的能力。

  Ⅱ、《中医学基础》课程内容

  第一章 绪论

  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史的主要内容及主要著作。着重了解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四部经典著作、金元四大家及其所代表的学派。

  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掌握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概念及内容,掌握病、症、证三者的区别与联系。掌握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

  了解中医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

  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

  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包括阴阳的含义,阴阳的普遍性、相对性、关联性等属性特点。

  掌握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熟悉阴阳学说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

  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包括五行的含义,五行的特性。熟悉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熟悉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熟悉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概念,熟悉五行相生、相克的次序。

  了解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了解母病及子,子病犯母的含义。

  第三章 藏象

  掌握藏象的基本概念,脏腑的分类。

  掌握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和特点,掌握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和特点。

  掌握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

  掌握五脏心、肺、肝、脾、肾的生理功能和生理联系。

  熟悉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的主要功能。

  了解脑、女子胞的主要功能和生理特性。

  第四章 气血津液

  熟悉精的基本概念。

  掌握气的基本概念、生成、分类、功能和气的运动。

  掌握四种气的生成、分布、主要功能。

  熟悉气的运动形式。

  熟悉血的基本概念。

  掌握血的生成、循行和功能。

  掌握津液的基本概念和津液的功能。

  掌握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

  掌握气与血之间的关系。

  熟悉气与津液之间的关系,血与津液的关系。

  第五章 经络

  掌握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

  掌握十二经脉的命名规律。

  熟悉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熟悉奇经八脉的概念和功能。

  了解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

  第六章 体质

  熟悉体质的概念。

  了解体质的形成与影响因素。

  掌握体质的分类及其特征。

  熟悉体质与养生、预防、治疗的关系。

  第七章 病因病机

  熟悉中医病因的分类。

  掌握外感病因的概念。

  掌握六淫的概念,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和各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掌握内伤病因的概念。

  掌握七情的概念、七情内伤的概念、七情致病的特点。

  熟悉饮食与劳逸失宜的基本概念。

  熟悉痰饮、瘀血的概念、形成及致病特点。

  第八章 诊法

  (一)望神

  掌握得神、失神、少神假神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二)望色

  常色与病色的分类、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三)望舌

  掌握正常舌象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掌握舌色变化(淡白、淡红、红、绛、青紫)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掌握舌形变化(老嫩、胖瘦、点刺、裂纹、齿痕)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掌握舌态变化(强硬、痿软、颤动、歪斜、吐弄、短缩)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掌握苔色变化(白、黄、灰黑)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掌握苔质变化(厚薄、润燥、腐腻、剥落、真假)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了解舌象分析的意义。

  了解舌诊的临床意义。

  (四)闻诊

  熟悉喑哑与失音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熟悉谵语、郑声、独语、所欲、狂言、语謇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熟悉呃逆、嗳气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五)问诊

  熟悉主诉的概念与意义。

  熟悉问诊的方法和意义。

  了解问诊的具体内容。

  (六)切诊

  掌握切脉的基本方法。

  掌握正常脉象的特点

  熟悉脉象的生理变异。

  掌握常见病脉与主病。

  了解相兼脉与主病。

  第九章 辨证

  掌握八纲辨证中阴阳、寒热、表里、虚实八类证候的特点。了解寒热错杂、转化,虚实错杂、转化。

  了解气血津液辨证常见证型的主要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掌握心血虚证、心阴虚证、心气虚证、心阳虚证、心阳暴脱证、心火亢盛证、小肠实热证的主要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病机分析。熟悉心脉痹阻证、痰蒙心神证、痰火扰神证的主要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掌握肺气虚证、风寒束肺证、风热犯肺证、燥邪犯肺证、痰浊阻肺证的主要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病机分析。熟悉肺热炽盛证、痰热壅肺证、大肠液亏证、大肠湿热证的主要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掌握脾气虚证的主要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病机分析。掌握脾气虚证、脾气下陷证、脾不统血证、脾阳虚证四证鉴别。寒湿困脾证与湿热困脾证的鉴别。熟悉胃阴虚证、胃寒证、胃热证、食滞胃脘证的主要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掌握肝气郁滞、肝火上炎证、肝血虚证、肝阳上亢证的主要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病机分析。熟悉肝阴虚证、肝风内动证、寒凝肝脉证的主要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掌握肾阳虚证、肾阴虚证、肾精不足证、肾气不固证的主要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病机分析。掌握肾阳虚证、肾阴虚证、肾精不足证的鉴别。熟悉肾不纳气证的主要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了解脏腑兼证。

  第十章 防治与康复

  掌握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含义。熟悉未病先防的意义及其方法,了解既病防变的意义及其措施。

  掌握常用的四大治疗原则。了解治病八法。

  熟悉康复的基本原则,了解常用的康复疗法。

  Ⅲ、《中药学》课程内容

  第一章 中药的发展概况

  熟悉中药、中药学和本草学的含义及中药的起源。

  掌握六大本草著作的作者、成书年代、价值意义。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采集与炮制

  熟悉中药产地与药效的关系,道地药材的概念。

  了解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常用炮制方法。

  第三章 中药的作用

  了解常用的中药功效。

  第四章 中药的性能

  掌握四气的概念、确定依据、临床应用。

  掌握五味的概念、确定依据、五味的功能。

  了解升降浮沉、归经的概念,临床的应用。

  熟悉毒性的概念,减毒增效理论。

  第五章 中药的应用

  掌握中药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

  熟悉妊娠用药禁忌。

  了解中药的用法用量。

  第六章 解表药

  掌握解表药的概念、功效、适应证、分类、使用注意。

  掌握麻黄、桂枝、香薷、紫苏叶、生姜、荆芥、防风、羌活、细辛、白芷、薄荷、蝉蜕、牛蒡子、桑叶、菊花、葛根、柴胡的药性特点、功效与应用、使用注意。

  了解苍耳子、辛夷、升麻的的功效与应用。

  第七章 清热药

  掌握清热药的的概念、功效、适应证、分类、使用注意。

  掌握石膏、知母、栀子、天花粉、夏枯草、黄芩、黄连、黄柏、龙胆、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大青叶、板蓝根、青黛、白头翁、穿心莲、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青蒿、地骨皮的药性特点、功效与应用、使用注意。了解芦根、淡竹叶、苦参、紫花地丁、蒲公英的功效与应用。

  第八章 泻下药

  掌握泻下药的的概念、分类、适应证、使用注意等。

  掌握大黄、芒硝、火麻仁、郁李仁的药性特点、功效与应用、使用注意。

  了解甘遂、巴豆、牵牛子的功效与应用。

  第九章 祛风湿药

  掌握祛风湿药概念、分类、适应证、使用注意等。

  掌握独活、威灵仙、川乌、蕲蛇、防己、秦艽、桑寄生、五加皮的药性特点、功效与应用、使用注意。

  了解木瓜的功效与应用。

  第十章 化湿药

  掌握化湿药的概念、适应证、使用注意等。

  掌握广藿香、砂仁、豆蔻、苍术、厚朴的的药性特点、功效与应用、使用注意。

  第十一章 利水渗湿药

  掌握利水渗湿药的概念、适应证、分类、使用注意等。

  掌握茯苓、薏苡仁、猪苓、泽泻、车前子、滑石、木通、金钱草、茵陈蒿的药性特点、功效与应用、使用注意。

  第十二章 温里药

  掌握温里药的概念、适应证、分类、使用注意等。

  掌握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的药性特点、功效与应用、使用注意。

  第十三章 理气药

  掌握理气药的概念、适应证、分类、使用注意等。

  掌握陈皮、枳实、木香、香附、青皮的药性特点、功效与应用、使用注意。

  了解沉香、川楝子的功效与应用。

  第十四章 消食药

  掌握消食药的概念、适应证、使用注意。

  了解山楂、麦芽、神曲、莱菔子、鸡内金的功效与应用。

  第十五章 止血药

  掌握止血药的概念、适应证、分类、使用注意。

  掌握小蓟、地榆、白茅根、白及、茜草、三七、艾叶的药性特点、功效与应用、使用注意。

  第十六章 活血化瘀药

  掌握活血化瘀药的概念、适应证、分类、使用注意。

  掌握川芎、延胡索、丹参、红花、桃仁、牛膝的药性特点、功效与应用、使用注意。

  了解郁金、乳香、没药、益母草、莪术的功效与应用。

  第十七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掌握化痰止咳平喘药的概念、适应证、分类、使用注意。

  掌握半夏、天南星、旋覆花、白前、川贝母、浙贝母、瓜蒌、竹茹、桔梗、苦杏仁、紫苏子、百部、紫菀、枇杷叶的药性特点、功效与应用、使用注意。

  了解竹沥、昆布、马兜铃、桑白皮的功效与应用。

  第十八章 安神药

  掌握安神药的的概念、适应证、分类、使用注意。

  掌握朱砂、酸枣仁、柏子仁的药性特点、功效与应用、使用注意。

  了解磁石、琥珀、远志、僵蚕的功效与应用。

  第十九章 平肝息风药

  掌握平肝息风药的概念、适应证、分类、使用注意。

  掌握石决明、牡蛎、代赭石、羚羊角、钩藤、天麻、牛黄、地龙、全蝎的药性特点、功效与应用、使用注意。

  第二十章 开窍药

  掌握开窍药的概念、适应证、分类、使用注意。

  了解麝香、冰片的功效与应用。

  第二十一章 补虚药

  掌握补气药的概念、适应证、分类、使用注意。

  掌握人参、党参、西洋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大枣、鹿茸、淫羊藿、杜仲、菟丝子、续断、补骨脂、益智仁、蛤蚧、巴戟天、当归、熟地黄、白芍、何首乌、阿胶、北沙参、南沙参、麦冬、天冬、玉竹、百合、石斛、枸杞子、龟甲、鳖甲的药性特点、功效与应用、使用注意。

  了解蜂蜜、太子参、肉苁蓉、龙眼肉的功效与应用。

  第二十二章 驱虫药

  掌握驱虫药的概念、适应证、使用注意。

  了解使君子、苦楝皮、槟榔的功效与应用。

  第二十三章 收涩药

  掌握收涩药、外用药的概念、适应证、使用注意。

  掌握五味子、山茱萸、莲子的主要功效、使用注意。

  了解乌梅、、芡实、诃子的主要功效、使用注意。

  第二十四章 外用药

  熟悉外用药的概念、适应证、使用注意。

  了解硫黄、蟾酥、炉甘石、蛇床子、砒石的主要功效、使用注意。

  IV、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答题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200分。

  2.试卷内容比例:了解内容占10%,掌握内容占60%,熟悉内容占30%。

  3.试卷题型比例:单项选择题90%、多项选择题10%。

  4.试题难易比例:易、中、难分别占50%、30%、20%。

  V、参考书目

  《中医基本理论》(第3版),叶玉枝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 8月。

  《实用中药学》(第2版),龙凤来 赵珍东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19年2月

  《中药学》(第四版),钟赣生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8月。

  Ⅵ、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120题,180分)

  例:以下哪种邪气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 )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燥邪 E.湿邪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20分)

  例:下列脏腑中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

  A. 三焦 B. 胆 C. 骨 D. 脉 E. 女子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