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5)

2017年01月13日 11:31:25
来源:www.kuke99.com
浏览量:1987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题,每题2分,共60分)
1.以下不属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是( )。
A.教学认知能力
B.教学操作能力
C.自我反省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2.提出“师者,人之模范”的教育家是( )。
A.孟子
B.荀子
C.杨雄
D.老子
3.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叫做( )。
A.知觉
B.记忆
C.注意
D.思维
4.我国科举考试使用的教材主要是( )。
A.“六艺”
B.《四书》和《五经》
C.《学记》和《理学》
D.“七艺”
5.学习动机强化理论的提出者是( )。
A.人本主义者
B.认知主义者
C.建构主义者
D.行为主义者
6.教师往往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主要是由于教师扮演了( )。
A.知识的传授者
B.学生的楷模
C.学生家长的代理人
D.严格的管理者
7.我国义务教育的立法宗旨是发展( )。
A.专业教育
B.中等教育
C.职业教育
D.基础教育
8.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这种教育描述的是( )。
A.古代斯巴达教育
B.古代雅典教育
C.古代印度教育
D.古代罗马教育
9.《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属于( )。
A.教育行政法规
B.教育法律
C.地方性教育法规
D.教育规章
10.进行体态表达技能的训练基础是( )。
A.表情的训练
B.与口语表达配合的训练
C.表意的训练
D.表达器官功能的训练
11.( )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A.夸美纽斯
B.苏霍姆林斯基
C.加里宁
D.马卡连柯
12.《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主张对应的教学原则应是( )。
A.因材施教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13.由实际工作者和专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和提高教学行动的自觉认识为目的的研究方法是( )。
A.调查法
B.观察法
C.行动研究法
D.个案分析法
14.“自信、坚强、勤奋”描写的是人的哪种心理特征?( )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动机
15.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16.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探究法
17.学“角”这一概念,对“钝角”、“锐角”、“直角”概念的学习产生的影响属于( )。
A.负迁移
B.垂直迁移
C.水平迁移
D.非特殊成分迁移
18.小学生认知技能获得的主要方式是( )。
A.发现学习
B.在尝试解决问题中学习
C.从范例中学习
D.没有正确答案
19.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看,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 )。
A.符号记忆
B.抽象记忆
C.命题记忆
D.形象记忆
20.问题解决的首要条件是( )。
A.提出假设
B.提出问题
C.发现问题
D.提出方案
21.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其功能在于( )。’
A.引导
B.促进和维持
C.反馈
D.评价
22.下述研究方法中,对条件控制最严格的是( )。
A.观察法
B.自然实验
C.问卷调查及相关法
D.实验室实验
23.在我国招生专业目录里有“小学教育专业”,而不是按传统的语、数、外等专业设置。这表明国家把小学教师的培养定位在( )。
A.专才教育
B.通才教育
C.无专长教育
D.普通教育
24.学校管理的中心工作是( )。
A.学生管理
B.教学管理
C.生活管理
D.人事管理
25.“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反映出人们选择教育方式受到( )的影响。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复合决定论
D.心理决定论
26.提出学生获得概念的主要方式是概念同化的心理学家是( )。
A.奥苏伯尔
B.布鲁纳
C.加涅
D.杜威
27.当学生遭遇失败或取得成功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形成( )。
A.能力归因
B.努力归因
C.运气归因
D.任务难度
28.一次测试后,教师发现一年级学生在加减法运算中常出现进位数加错、看错数字等错误,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错误进行补救与指导。这种测试属于( )。
A.安置性测试
B.形成性测试
C.诊断性测试
D.总结性测试
29.墨子的教育思想中,除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外,主要的思想是( )。
A.“兼爱”和“非攻”
B.“弃仁绝义”
C.“道法自然”
D.“化性起伪”
30.以下反映迁移的词语是( )。
A.习性结合
B.教学相关
C.触类旁通
D.不愤不启

 

 

二、简答题(共5道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的关系。
2.简述教学过程的特点。
3.简述班主任在教育中的作用。
4.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5.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有哪些?

三、材料分析题(共2道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和“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
问题: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
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摆脱知识性德育、灌输式德育在实践中的尴尬困境,提高学校德育的时效性,众多专家、学者提出了生活德育的构想,即德育起源于人们的生活,而且也应当回归生活,并认为这是学校德育范式的一个根本转换。
问题:请具体阐述回归生活的德育理念的特征。

四、教学设计题(共1道题,每题35分,共35分)
材料二:
纪昌学射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qī)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以为学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去拜见飞卫。飞卫对他说: “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等到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的时候,你再来见我吧!”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shī)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取得了这样大的进步,纪昌赶紧跑到飞卫那里,报告了这个好消息。飞卫高兴地拍拍他的肩头,说:“你就要成功了!”于是,飞卫开始教他怎样开弓,怎样放箭。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请在上述三个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某一教学环节(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识等)进行教学设计。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教师的自我反省能力不属于教师的教学能力。
2.C【解析】杨雄《法言•学行》中言:“师者,人之模范。”
3.C【解析】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4.B【解析】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并成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5.D【解析】强化理论的提出者是斯金纳,属于行为主义流派。
6.B【解析】教师由于扮演学生的楷模而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7.D【解析】《义务教育法》第1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8.B【解析】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
9.A【解析】《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属于教育行政法规。
10.B【解析】进行体态表达技能的训练基础是与口语表达配合的训练。
11.C【解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词原是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对作家的称谓,后来被教育家加里宁引用到教育界。
12.B【解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意思是说:教学没有条理,不按学习的认知规律进行,就会让人感到头绪混乱而难以理解。
1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