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陕西专升本语文必考:《赵威后问齐使》考点解析

2023年08月09日 11:44:17
来源:库课网校
浏览量:4848

  一、考纲要求

  1.识记

  (1)《战国策》的体例、主要内容及其编订者。

  《战国策》属于国别体杂史,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难的言论和行动,由汉代文献学者刘向编订。

  (2)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

  (3)本文属于对话体议论文。

  2.理解

  (1)本文所体现的政治思想。

  本文通过赵威后与齐使的问答,委婉地批评了齐国政治失当,同时阐明了赵威后“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

  (2)本文采用排比句援事说理的艺术效果。

  语言铺张扬厉、富有气势,是《战国策》的一个显著特点。文章虽仅三百余字,却采用了大量排比句援事说理,增加文章气势,如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荷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哀稣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等,生动地表现出赵威后谈论政治时的声情语气,使行文显得十分活泼。

  (3)赵威后批评齐国政治失当的角度及其依据。

  赵威后批评齐国政治失当的角度及其依据赵威后从齐国不能重用养民、息民之人,不能表彰孝敬父母之人,不能处罚无用之人来批评齐国政治失当:批评的依据是齐国的钟离子、叶阳子、婴儿子、子仲这四个现实事例。

  (4)赵威后心目中的“岁、民、君”的关系。

  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有了年成,百姓才可以繁衍生息;有了百姓,君王才可以南面面称尊。

  (5)本文以问答方式展开议论的特点。

  作者采用了较多的疑问句式,让赵威后在对齐国使者的一连串反驳与诸问中显示观点,阐明见解。如第一段末尾几句,针对齐使的疑问,赵威后连连反话。“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两句反诘,连锁递进,突出了没有收成就没有百姓、没有百姓也就没有国君的逻辑关系,表明自民为邦本的观点。“固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一句反诘,则将民比喻为树根,将君喻为树梢,生动地表达了谁轻视人民就是舍弃根本的见解,进一步驳斥了齐使的错误认识。又如第二段中“何以至今而不业也?”胡为今而不朝也?”“何为至今而不杀乎?”赵威后也都是在诘问中表明自己的观点的。文章采用这样的方式立论,不仅使赵威后的这些观点显得清晰鲜明,而且让读者形象地感受到威后说话时的语调声情,使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严肃政论,带上了饶有趣味的文学色彩。

  二、文学常识考点

  基本信息:《战国策》分12国策,共33篇,属于国别体杂史,由西汉刘向编校整理。

  思想主张:突出表现了纵横家的思想观和人生观。

  作品内容: 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各国诸侯或议论论辩时的政治文化和斗争策略。

  风格特点:辩丽横肆。

  称号评价:《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中文学性最强的一部作品。

  三、词语解释考点

  使:动词,派遣。

  问:聘问。

  书:指齐王给赵威后的书信。

  发:启封。

  岁:年成。

  无恙:无忧。 恙:疾病,忧患。

  说:通“悦”,高兴。

  苟:如果。

  故:通“胡”,哪里,难道

  食:动词,拿食物给人吃。

  衣:两个“衣”,前为名词,衣服;后为动词,拿衣服给人穿。

  是:指示代词,这,这些。

  业:使动用法,使……成就功业。

  鳏:鳏夫,老而无妻或妻子已去世者。

  孤:年少丧父者。

  独:老而无子者。

  振:同“赈”,救济。

  息:生息,繁衍。

  彻:通“撤”,除去。

  率民:为民做表率。率:为……做表率。

  胡为:同“何为”,为什么。

  王:名词作动词,统治。

  子万民:视万民如子女。子:意动用法,把……当作子女。

  臣:动词,称臣。

  四、历年真题

  1.(2022)《战国策》的编者是( )。

  A.左丘明 B.刘向 C.屈原 D.李斯

  2.(2021)《赵威后问齐使》选自于( )。

  A.《左传》 B.《春秋》 C.《战国策》 D.《国语》

  3.(2018)《战国策》的体例是( )

  A.国别体 B.编年体 C.语录体 D.纪传体

  4.(2017)《赵威后问齐使》选自( )

  A.《孟子》 B.《左传》 C.《战国策》 D.《国语》

  5.(2016)下列各句中属于意动用法的是( )

  A.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

  B.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C.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D.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6.(2015)《战国策》的整理编订者是( )

  A.李斯 B.左丘明 C.刘向 D.司马迁

  7.(2019)书未发。

  发:

  8.(2018)齐王使使问赵威后。

  使:

  9.(2016)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衣:

  10.(2015)苟无岁,何以有民。

  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