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高频考点速记:学生指导

2017年01月12日 14:19:20
来源:www.kuke99.com
浏览量:1994

第二章 学生指导

  内容简介
  本章主要考查对于学生指导的知识与能力,要求考生具有小学生身心发展、小学生学习、思想品德发展和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有针对性地设计并实施小学教育的有关活动。本章内容主要以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生需重点掌握指导小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小学生德育和心理辅导的基本策略和方法,能够根据小学生学习规律和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在复习时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于材料分析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第一节 心理学基础知识

  高频考点提要
  1.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4.个性心理:需要、动机、兴趣、能力、性格、气质、人格。
高频考点速记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结构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其中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注意是伴随着认知、情感和意志过程的心理状态。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NextPage]

 

 二、认知过程
  (一)感觉
  1.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通常,感受性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的。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感觉阈限越大,感受能力越差。
  (1)绝对感觉阈限与绝对感受性
  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绝对感受性是指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2)差别感觉阈限与差别感受性
  两个同类的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的差异强度,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差异。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在感觉上,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3.感觉的特性
  感觉的特性指的是感觉的相互作用引起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它有两种形式:一是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象三种特性;二是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觉的相互补偿和联觉两种特性。
  (1)感觉适应
  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视觉的适应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现象。如人们从阳光照射的室外走入电影院,或在夜晚由明亮的室内走到室外,都发生暗适应现象。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现象。如当从电影院出来时,开始觉得光线耀眼,但很快就恢复了正常状态。
  (2)感觉对比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感觉对比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两种。
  ①同时对比
  两种感觉同时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同时对比。
  如明暗相邻的边界上,看起来亮处更亮,暗处更暗了(即马赫带现象),这是明度的对比;又如,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这是彩色对比现象。
  ②继时对比
  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继时对比。如吃完苦药以后再吃糖觉得糖更甜了;从冷水里出来再到稍热一点的水里觉得热水更热了。
  (3)感觉后象
  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感觉后象,也叫做感觉后效。例如电灯灭了,你眼睛里还会看到亮着的灯泡的形状,这就是视觉的后象;声音停止以后,你耳朵里还有这个声音的余音在萦绕,这是听觉的后象。
  (4)感觉的相互补偿
  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如盲人失去视觉后,通过实践活动使听觉更加灵敏。
  (5)联觉
  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如红色看起来觉得温暖,蓝色看起来觉得清凉;听节奏鲜明的音乐的时候觉得灯光也和音乐节奏一样在闪动,这些现象都叫做联觉。
  (二)知觉
  1.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知觉是各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的结果,并受人的知识经验和态度的制约。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感觉是相同的,但对它的知觉却会有差别。
  2.知觉的种类
  根据知觉反映的客观对象的不同,知觉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1)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指人脑对物体空间特征的反映。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
  (2)时问知觉
  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时间知觉有两种:一种知觉是现在是什么季节、几号、几点;第二种知觉是现在时刻与过去某一时刻的长短。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3)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包括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诱动知觉和自主运动知觉。真动知觉是指观察者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的实际运动连续刺激视网膜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
  似动知觉是指实际上不动的静止之物,很快地相继刺激视网膜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我们看电影、电视时,所看到的其中的物体运动并不真实存在,而是许多相似画面的连续呈现。
  诱动知觉是指实际不动的静止之物因周围其他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在运动的知觉。如坐在运动的车里看路边的建筑物和树木。
  自主运动知觉是指缺乏外在参照物的情况下,把静止的对象视为运动的一种幻觉。如在暗室内注视静止的光点,过一会儿就会感到光点在游动。此外,错觉指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不正确的知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幻觉是在没有外界刺激物的情况下出现的虚幻知觉。
  3.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选择性是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客观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
  (2)知觉的理解性
  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觉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词语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过程.
  (3)知觉的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一个整体的过程。
  (4)知觉的恒常性
  恒常性是指人的知觉映象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稳定特性的过程。
  (三)注意
  1.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它与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密切联系,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
  2.注意的分类
  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
  (1)无意注意
  ①无意注意的概念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②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第一,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运动变化、刺激物与背景的差异。
  第二,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包括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积极的情感态度,个人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个人的心境、主观期待。
  (2)有意注意
  ①有意注意的概念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这种注意显示了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
  ②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
  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包括:明确活动的目的任务;发挥意志努力与干扰和困难作斗争;培养对事物的间接兴趣;保持稳定的情绪;建立稳定的工作习惯;智力活动与外部活动的结合。
  (3)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是由有意注意转化而来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注意。这种注意既不同于一般的无意注意,即它仍然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又不同于一般的有意注意,即它不需要意志的努力(或不需要明显的意志努力)。这种注意兼有两种注意的部分特点,是一种高级状态的注意,它是从事创造性劳动的必要条件。
  3.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
  (1)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2)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注意维持的时间越长,注意越稳定。
  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在稳定注意的条件下,感受性也会发生周期性地增强和减弱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做注意的起伏,或叫注意的动摇。注意的起伏周期一般为2、3秒至12秒。与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注意品质是注意的分散,也叫分心。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
  (3)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注意的转移不同于注意的分散,转移是根据任务的要求,是主动进行的,分散则离开了当前的任务。
  (4)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的活动。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应是高度熟练的;二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
  (四)记忆
  1.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也可以说是人脑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再认或回忆)的过程。
  2.记忆的分类
  (1)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可分为:
  ①形象记忆:对感知过的事物具体形象的记忆;
  ②情绪记忆: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
  ③语义记忆:又叫逻辑记忆,即对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
  ④动作记忆: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技能的记忆。
  (2)根据信息加工和存储内容的不同可分为:
  ①陈述性记忆
  以陈述性知识为内容,即事实类信息,这类信息可以用言语表达,包括字词、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和观念。
  ②程序性记忆
  又称技能记忆,即对程序性知识进行记忆,如该怎样做事情或如何掌握技能,通常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动作过程,即有多个动作间的序列联系,也包括在同一瞬间同时进行的动作问的横向联系,这两方面共同构成的复合体是无法用语言清楚表述的。
  (3)根据保持时间长短的不同可分为:
  ①瞬时记忆
  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是极为短暂的记忆。特点是:很快就会消失,若得以加工,就转入短时记忆;容量较大;形象鲜明;记忆痕迹容易衰退。
  ②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特点是:时间很短,不会超过1分钟,一般是30秒左右;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平均值为7;易受干扰。
  ③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又叫永久性记忆,信息在记忆中储存时间超过l分钟以上,直至几天、几周或数年,甚至终身不忘。长时记忆的特点是容量无限;保存时间长久。
  3.记忆的过程
  在记忆过程中,从记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再现三个基本环节,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完整统一的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信息的输入编码相当于识记过程,信息的储存相当于保持过程,信息的提取相当于再认或回忆过程。
  (1)识记
  识记是记忆过程的开端,是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它具有选择性,即对信息的识记具有选择性。
  识记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类:
  ①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可以把它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无意识记是事前没有明确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去努力。
  有意识记是有明确的识记目的,并运用一定方法的识记,在识记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依靠有意识记。
  ②根据识记的方法来分,可以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
  机械记忆是指不理解材料意义的情况下,采用多次机械重复的方法进行的识记。
  意义记忆是在事物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所进行的识记。
  (2)保持与遗忘
  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环节。但是,在保持的过程中,识记的材料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和遗忘。
  ①遗忘的概念
  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②遗忘的规律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依据保持效果,绘制了著名的“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的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遗忘了。由此看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③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A.学习材料的性质:学习材料是指材料的种类、长度、难度、系列位置以及意义性。
  B.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一般来说,材料越多,要平均诵读的次数和时间也多,不及时复习,就越容易遗忘。学习程度太小或太大,都不利于对知识的记忆。
  C.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长久的识记任务有利于材料在头脑中保持时间的延长,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内容则容易遗忘。
  D.识记的方法:以理解为基础的意义识记比机械识记的效果好得多。
  E.时间因素:根据遗忘规律,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快,随后逐渐变慢。
  F.识记者的态度:识记者对识记内容的需要、兴趣等,对遗忘的快慢也有一定影响。
  ④遗忘的原因
  关于遗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学说:
  A.消退说:这是一种对遗忘原因的最古老的解释。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退,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它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由桑代克进一步发展。
  B.干扰说: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干扰说可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詹金斯和达伦巴希。
  C.压抑(动机)说: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
  D.提取失败说: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遗忘是一时难以提取出要求的信息,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索,那么所要的信息就能被提取出来,这就是遗忘的提取失败理论。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图尔文。
  (3)回忆与再认
  回忆或再认是在不同条件下重现过去经验的过程。对不在眼前的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称为回忆。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出现时能识别出是以前经历过的就是再认。
  4.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第一,及时复习,在学习的当天进行复习。
  第二,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在识记后不久,复习的次数要多一些,时间间隔要短一些。
  第三,做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集中复习就是把材料集中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复习,分散复习就是把材料分配到几段相隔的时间内进行复习。复习难度小的材料可适当集中,复习难度大的材料可以采取分散复习的方式。
  第四,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这种方法能使学习者及时了解到识记的成绩,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另外,这种方法还可以及时检查记忆效果,有利于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第五,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第六,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在复习时应尽量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要眼看、耳听、口读、手写相结合。
  (五)思维
  1.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2.思维的特征
  (1)间接性
  思维活动不直接反映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而是借助一定的中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来反映客观事物,这就是思维的间接性。如根据动物的行动可推知天气,根据太阳的位置可推知时间。思维的间接性使人们的认识摆脱了事物的依赖.从而扩大了认识的范围。
  (2)概括性
  思维可以把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这就是思维的概括性。一切科学的概念、定理和定律、法则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反映,是思维概括的结果。例如“花”这个概念,包含规定这一类事物为花的本质的特征,从而舍弃了形状、大小、颜色等非本质的特征。
  3.思维的过程
  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等。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也是思维过程的基本环节,其他过程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4.思维的基本形式
  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概念、判断、推理。
  (1)概念
  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的最基本形式,是构成人类知识的最基本成分。
  (2)判断
  用概念去肯定或否定事物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形式。它是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判断大都是借助于语言、词汇并用句子形式来实现的。判断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之分。
  (3)推理
  从已知的判断推出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推理可分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两种。归纳推理是由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推理过程,即由特殊到一般。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或具体的推理过程。
  5.思维的种类
  (1)根据思维任务的性质和凭借物划分:
  ①直观动作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是通过实际操作解决具体直观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它往往是人们在边做边想时发生的,具有直观实践性的特点。离开了感知活动或动作,思维就不能进行。如儿童边数手指边算术,感知和动作中断,思维也就停止。
  ②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人脑中对表象进行的思维。表象是思维的材料,思维过程往往表现为对表象的概括、加工和操作。具体形象思维具有形象性、整体性、可操作性等特点。如儿童计算3+4=7,不是对抽象数字的分析、综合,而是在头脑中用三个手指加上四个手指,或三个苹果加上四个苹果等实物表象相加而计算出来的。
  ③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用语言符号进行的思维。语言符号所体现的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定律、命题等都是这种思维的主要材料。抽象逻辑思维不直接依赖所感知事物的具体形象,它能超越生活经验的局限,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划分:
  ①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如学生在解题中未经逐步分析,就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猜想等的思维。
  ②分析思维
  分析思维是经过逐步分析后,对问题解决作出明确结论的思维。如学生解几何题的多步推理和论证;医生面对疑难病症的多种检查、会诊分析等的思维。
  (3)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划分:
  ①聚合思维
  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如学生从各种解题方法中筛选出一种最佳解法;工程建设中把多种实施方案经过筛选和比较找出最佳的方案等的思维。
  ②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如科学研究中对某一问题的解决提出多种设想;教育改革中多种方案的提出等都属于发散思维。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都是智力活动不可缺少的思维,都带有创造的成分,而发散思维最能代表创造性的特征。
  (4)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划分:
  ①再造性思维
  再造性思维(常规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如学生运用音标规律来读单词,这种思维创造性水平低,对原有知识不需要进行明显的改组,也没有创造出新的思维水平。这种思维往往缺乏新颖性和创造性。
  ②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创造性思维具有如下三方面的特征:
  A.流畅性:流畅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该特征代表心智灵活,思路通达。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即表示他的流畅性越高。
  B.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
  C.独创性: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前辈的意见,具有新奇性。对同一问题所提意见愈新奇独特者,其独创性越高。
  (5)根据思维过程的依据划分:
  ①经验思维
  经验思维是以日常生活经验为依据,判断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的思维。如人们对“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判断;儿童凭自己的经验认为“鸟是会飞的动物”;人们通常认为“太阳从东边升起,往西边落下”等都属于经验思维。
  ②理论思维
  理论思维是以科学的原理、定理、定律等理论为依据,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的思维。如根据“凡绿色植物都是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一般原理,去判断某一种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科学家、理论家运用理论思维发现事物的客观规律;教师利用理论思维传授科学理论;学生运用理论思维学习理性知识等。
  (六)想象
  1.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如读自居易的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头脑中也能浮现出祖国江南秀丽景色形象。
  2.想象的分类
  (1)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也称随意想象,指有预定目的和自觉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它包括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等。
  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
  (2)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3)幻想、理想和空想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如果幻想是以现实为依据,并指向行动,经过努力最终可以实现,那么它就变成理想。
  如果幻想完全脱离现实,毫无实现的可能,就成为空想。

 

 三、情绪情感过程
   (一)情绪
   1.情绪的概念
  情绪一般指个体在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情景中直接产生的心理体验和相应的反应。
   2.情绪的分类
   (1)情绪的基本分类
  人类有四种基本情绪,即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