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陕西专升本语文必考篇目知识点汇总——诗词曲赋(下)

2022年02月17日 11:54:00
来源:库课网校
浏览量:4028

  陕西专升本语文考试必考篇目中中包含了:论说文、记叙文、诗词歌赋及小说四大类,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复习,库课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诗词曲赋篇知识点汇总,考生们可以参考背诵。

  13、《长恨歌》

  长篇叙事诗,作者白居易,记叙了唐玄宗(唐明皇)和杨贵妃(杨玉环)的爱情悲剧。

  全诗的主旨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此诗被人誉为“如此长篇一气舒卷,非有绝世才力,未易到也。”

  14、《锦瑟》

  七律,作者李商隐,本诗抒写了作者人生道路的坎坷曲折和年华流逝抱负成空的哀叹。

  首联起兴暗喻自己才华出众和年华流失的哀痛,中间两联“庄生晓梦——沧海月明”用了四个典故并将象征和比喻融合进去,三法并用,寄托了自己的身世遭遇之叹和凄苦的心情意绪。

  15、《关山月》

  乐府旧题,七言歌行体,爱国主义诗,作者陆游,“月夜”贯穿全诗,“和戎诏下十五年”统领全诗内容,说明以下种种可悲情景都是由当权者奉行投降妥协政策造成的,诗中描绘了三个场景:①将军不战;②戍卒吹笛;③移民垂泪。

  ②与③并列与①对比,统治者不休备战苟且偷安贪图享乐和广大人民报国无门盼望恢复悲愤绝望相对比,对比的手法运用充分揭露了南宋统治者奉行的投降妥协政策造成的严重后果,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的尖锐和作者的爱憎情感。“月夜”体现了诗中三个场景都是边关外月夜中的景象,“今宵”二字则把三个场景凝聚在同一个晚上的月光之下,从而构成一幅关山月夜的全景图。

  16、《我用残缺的手掌》

  作者是戴望舒,本诗选自《艰难的岁月》,是诗人1942年在日寇阴暗潮湿的土牢里写下的一首诗歌,是一首充满爱国主义热情的抒情诗篇。

  17、《炉中煤》

  作者郭沫若,选自诗人第一部诗集《女神》。炉中煤是诗人的自喻,诗人托物言志,借吟咏炉中煤为表达对“青年的女郎”的情爱而燃烧,来抒发爱国主义激情,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思念祖国以及以身许国的爱国激情和献身精神。

  18、《神女峰》

  朦胧诗,作者是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舒婷。结尾“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是全诗的主旨。

  19、《声声慢·寻寻觅觅》

  作者李清照,借景抒情,抒写了作者晚年孤苦无依的生活和内心的哀愁。同时这首词也写出了宋室南渡时许多背井离乡骨肉分离人的共同感受,因而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本词语言有两个特点:①充分地利用了九组叠字,使之在声音节奏和情节气氛各方面都与内容密切配合,真切地描绘出了作者愁苦敏感的内心世界;②采用口语化的词语,朴素浅近却在情感方面感人至深。

  “过雁”引发词人的情感有:①故国之思;②家破人亡之痛。

  20、《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作者辛弃疾,通篇运用比兴手法,上阕借物起兴,词中以残春象征南宋国势日益衰微,表达了对南宋国运的担忧;下阕托古喻今,以陈皇后自喻,以玉环飞燕喻指当时的朝中奸臣,表达了自己不被朝廷重用报国无门的失意,并且告诫那些奸臣小人不要太得意忘形。

  21、《夜行船·秋思》

  作者马致远,套曲,悲秋之作,本套曲意象寓意深远,情趣飘逸盎然,有“万中无一”之称,而作者的另一首同题之作《天净沙·秋思》则有“秋思之祖”的美誉。

  22、《长亭送别》

  套曲,作者王实甫,选自《西厢记》,故事源于唐元稹的《会真记·莺莺传》,题目是《长亭送别》,宫调名是“正宫”,其余的“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等都是“曲调名”,元杂剧中女主角称“旦”,男主角称“生”。

  本曲讲述了女主人公崔莺莺与张生长亭送别的场景(张生进京赶考),表达了崔莺莺对张生的依依难舍和离愁别恨之情(即对爱情的真挚和对别离的伤痛)。在对待功名上张生热衷,崔莺莺则淡泊名利。

  23《前赤壁赋》

  作者苏轼,文赋,本文继承和发展了赋体的传统形式即“主客对话,抑客申主”;文赋是一种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文体(“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特点),本文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贯穿全文的内在线索;本文的说理是道家之理,作者借以说理的主要景物是江水、明月、清风。

  本赋形象地表现了作者的思想矛盾,对人生的思考及由悲到喜的感情转化过程,作者以庄子的齐物思想(相对主义)来解释人生,表现出随遇而安的豁达人生态度。

  以上就是库课小编整理的全部资讯和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考生。库课网校APP有针对陕西统招专升本的网课,每个课程前五节可以免费试听,有需要的考生可以到库课网校APP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