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招教教育学必考人物:朱熹及其理论(完整版免费下载)

2022年11月21日 16:55:42
来源:库课网校
浏览量:1731

23年免费备考资料领取>>>

①【教师招聘】23年教师招聘上岸计划:心理学通关500题

【免费领取】2023年教师招聘上岸计划:教综易混考点1000题


朱熹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神话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世尊称为朱子。

  (一)思想观点:

  1.理学教育的核心—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明天理、灭人欲”。2.道德教育的方法立志、居敬、存养、省察、力行

  3.论读书法—“朱子读书法”

  (1)循序渐进。包含三个意思:一是读书应该按照一定次序,前后不要颠倒;二是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读书计划,并切实遵守它:三是读书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

👉点击免费下载:教育基础必考人物&理论汇总.pdf (2.41 M)

  (2)熟读精思。朱熹认为,读书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

  (3)虚心涵泳。所谓“虚心”,是指读书时要虚怀若谷,静心思虑,仔细体会书中的意思。所谓“涵泳”,是指读书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

  (4)切已体察。朱熹强调读书必须要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要身体力行。

  (5)着紧用力。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读书必须抓紧时间,发愤忘食,反对悠悠然;二是必须抖擞精神,勇猛奋发,反对松松垮垮。

  (6)居敬持

志。所谓“居敬”,就是读书时精神专注,注意力集中。所谓“持志”,就是要树立远大的志向,高尚的目标,并要以顽强的毅力长期坚持。

  5.解释“不愤不启,不排不发”

  朱熹对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做出了这样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6.提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的说法

  我国古代的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发挥他们各自的专长。朱熹把孔子这一经验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这是“因材施教”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