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专升本大学语文—张中丞传后序详解

2024年08月07日 14:00:18
来源:库课网校
浏览量:1426

  一、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张中丞传后叙》是中国唐代文学家韩愈所创作的一篇散文。这是表彰安史之乱期

  间睢阳(今河南商丘)守将张巡、许远的一篇名作,是作者在阅读李翰所写的《张

  巡传》后,对有关材料作的补充,对有关人物的议论,所以题为“后叙”。全文感

  情激荡,褒贬分明,议论叙事互为表里,不分宾主。文中关于南霁云拒食断指、抽

  矢射塔,张巡诵读《汉书》、起旋众泣等细节描写颊上添毫,传神写意,形象栩栩

  如生,光采照人。

  创作背景:此文写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这年韩愈正四十岁,已召回京师任国

  于博士。此时距安史之乱已有四十多年了,唐朝在恢复生产,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都初见成效。韩愈政治主张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反对藩镇割据和维护中央集权。《张中丞传后叙》即表达了这一思想。

免费专升本课程0元领取!!!

专升本语文199条核心文学常识

  张中丞,即张巡。唐玄宗开元末进士,由太子通事舍人出任清河县令,调真源县令。安史乱起,张巡在雍丘一带起兵抗击,后与许远同守睢阳,肃宗至德二载城破被俘,与部将三十六人同时殉难。乱平以后,朝廷小人竭力散布张许降贼有罪的流言,为割据势力张目。韩愈感愤于此,遂于元和二年(807)继李翰撰《张巡传》(今佚)之后,写了这篇后叙,为英雄人物谱写了一曲慷慨悲壮的颂歌。

  1.柄:权柄。

  2.城陷而虏二句:此年十月,睢阳陷落,张巡、许远被虏。张巡与部将被斩,许远被送往洛阳邀功。

  3.两家句: 据《新唐书·许远传》载,安史乱平定后,大历年间,张巡之子张去疾轻信小人挑拨,上书代宗,谓城破后张巡等被害,惟许远独存,是屈降叛军,请追夺许远官爵。诏令去疾与许远之子许岘及百官议此事。两家子弟即指张去疾、许岘。

  4.通知:通晓。

  5.食其句:尹子奇围睢阳时,城中粮尽,军民以雀鼠为食,最后只得以妇女与老弱男子充饥。当时,张巡曾杀爱妾、许远曾杀奴仆以充军粮。

  6.蚍(pí) 蜉(fú):黑色大蚁。蚁子:幼蚁。

  7.而贼句:安史乱时,长安、洛阳陷落,玄宗逃往西蜀,唐室岌岌可危。

  8.外无待:睢阳被围后,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等皆拥兵观望,不来相救。

  9.说者句:张巡和许远分兵守城,张守东北,许守西南。城破时叛军先从西南处攻

  入,故有此说。

  10.羸(léi) : 瘦弱。

  11.沮(jǔ) 遏:阻止。

  12.双庙:张巡、许远后,后人在睢阳立庙祭祀,称为双庙。

  13.南八:南霁云排行第八,故称。

  14.常:通“尝”,曾经。

  15.帙(zhì) :书套,也指书本。

  16.仅:几乎。《张中丞传后叙》是韩愈的一篇议论与叙事相结合的散文。文中表彰张巡、许远抗击安史叛军的功绩,驳斥对张、许的诬蔑、中伤,以此来歌颂抗击藩镇作乱的英雄人物。元和元年(806年)宪宗开始制裁藩镇。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之下,韩愈重新阐扬张、许功绩,无疑是有意义的。

  《张中丞传后序》融议论、叙事、抒情、描写于一炉,体现了韩愈文章多变的特色。从前半议论到后半叙事,是一大变。就议论部分看,开头一段,寥寥数语,类似于日记或读书札记的写法。第二段辩许远之诬,多用推论。由于许远所受的诬蔑太重,在阐明一层层事理之后,又有悲慨深长的抒情插笔。第三段虽然也是议论,但由于睢阳保卫战功勋卓著,有目共睹,所以话语蹈厉奋发,咄出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