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广东专升本政治23版毛概考点背诵(第三章)

2023年10月26日 17:07:30
来源:库课网校
浏览量:3882

  今天库课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是广东专升本政治理论23版毛概第三章中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相关考点,有需要的考生可以抽时间背诵和学习。

  考点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三)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构成

  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基本的阶级力量。

  (四)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两个主要矛盾

  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及与之相联系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就集中表现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

  考点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依据

  (一)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依据

  1.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就提出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问题。

  (2)列宁在指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世界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中,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转变思想。

  (3)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指导下,积极探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社会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

  (4)新中国成立后,党又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理论的指导下,依据中国的具体情况,适时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2. 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现实依据

  (1)物质基础:经过1949年到1952年三年的努力,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实际上已居于相对强大的地位。这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供了物质基础。

  (2)重要依据: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事实上,与个体农业相比,农业互助合作组织的增产一般比较明显。这也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供了重要依据。

  (3)重要因素: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国家在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成为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初步骤。这也成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4)国际环境: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新中国成立后,尽管帝国主义对我国军事上侵略威胁、经济上严密封锁、政治上孤立遏制,但当时资本主义国家也很不景气。这为实行过渡时期总路线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考点3: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党坚持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对于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生产力发展,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中国这场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破坏,而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无论是资本主义工商业,还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都具有私有制的性质。对其进行改造,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坚持用和平的办法,不仅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而且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考点4: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点意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

  1. 经济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初步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2. 政治意义: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3. 世界意义: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

  4. 理论意义:它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